Quantcast
Channel: eFinancialCareers »面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

8月就快到了,你还在找工作吗?

$
0
0

作者:Sarah Butcher

在金融业跳槽就像和欧洲央行谈判一样,既费时又磨人耐性,而且最后的结果也很可能不尽人意。

“德意志银行曾用了12个月来决定是否聘用我,”一名交易员说。“到最后,他们还是决定不招了。”

德意志银行至少意识到了这是个问题。银行新上任的CEO约翰•克莱恩(John Cryan)在月初对员工的就职讲话中说,有人告诉他德意志银行“从面试到招聘一名员工要花9个月的时间,”但是,“这种情况不应该再发生了。”

招聘人员表示,虽然德意志银行的官僚风气很严重,但它不是唯一一家把招聘工作弄得如此拖泥带水的银行。“德意志银行特别爱面试,”一家招聘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喜欢安排7轮或者10轮面试,之后给你一个口头通知,然后这个口头通知还需要公司批准后才会有录用合同出来……”

“美国的银行也会花很长时间——他们需要获得纽约总部的批准。而且二线欧洲银行也很慢,”他补充道,“一般3-5个月正常。”

如果你想在暑期结束前拿到录用通知,那该怎么做呢?

招聘人员提出了如下建议,其中有的也许对你管用,有的或许没用。

1. 申请能为公司挣钱的岗位

毫无疑问,如果某个岗位能为公司挣钱,那么投行发放录用通知的速度会加快。“销售和交易岗位就比研究员的招聘流程快,” Arbitrage Search & Selection猎头公司的克里斯•阿波斯托罗(Chris Apostolou)说。“大多数研究类职位招人要花6个月,”他补充道。

招聘公司Spartan Partnership的奥利弗•罗尔夫(Oliver Rolfe)则说,如果研究员有排名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对分析师而言,因为他们做产品,所以你知道他们的水平怎么样。招聘销售和交易员员就不一样,因为要做更多尽职调查来确定其工作能力,所以需要更长时间。”

2. 别在德国上班

在德国,一般离职有三个月的通知期,且从当季的最后一天算起。“如果某人现在在德国辞职,那么这人只能从9月1日算起的3个月后才能离岗,” 阿波斯托罗说。也就是说,12月1号才能离开。这或许就是德国的银行在和人签订招聘合同时不慌不忙的原因。

3. 去美国上班

有趣的是,美国公司在招人方面动作比欧洲公司要快。“2009年,我见过一哥们在一个年薪百万美元的岗位空缺仅仅三天后就拿到了录用通知,” 阿波斯托罗说。“他周一签了这份工作,周四就正式上班了。”

不过,有美国的猎头公司表示这事可能有假。“这里的一般情况是等上3到5个月,”纽约一家名为Options Group招聘公司的迈克尔•卡普(Michael Karp)说。

4. 去应聘精品投行

大投行招人要花好几个月,但是精品投行可能只花几周时间。“招聘最快可能只需要两周半的时间,”伦敦一家名为金融搜(Financial Search)招聘公司的扎基•艾哈迈德(Zaki Ahmed)说。“大投行需要的时间长,精品投行则动作更快,它们规模小,签字流程涉及的人更少。并且它们明白,如果招聘流程短则更容易招来人。”

5. 去应聘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招人快的原因和精品投行一样,卡普说:它们规模更小、需要点头的领导也更少。

6. 去应聘四大

尽管四大整体规模和投行差不多,但招聘人员说它们在做招聘决定时动作可以很快。“很多初级和中级职位的招聘流程只有两步,”一家投行招聘公司的负责人说。

7. 给自己设个时间期限

大投行拖着不发通知是因为他们有实力这么做。他们知道人人都想来这里上班,所以就可以不急着决定到底招不招人。但这不代表你得顺着他们来。“理想的情况是,招聘流程开始后的一个月内你收到口头聘用通知,再过三到四周收到书面通知,”上述招聘公司的负责人说,“如果你遇到的情况不是这样,你可以明确表示你不会再等下去。”

 

*转载eFinancialCareers的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

Trending Articles